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开始其作为美国总统的第二个任期,人们普遍对全球合作减少化石燃料消耗表示担忧。鉴于他过去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行动以及他做出的许多 "糟糕的气候承诺",预计他在未来四年中将继续在气候问题上采取许多倒退措施。
首先,美国的退出将进一步削弱《巴黎协定》本已脆弱的效力。特朗普还明确表示,他不想向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捐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指出,发达国家应在减排中发挥主导作用,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支持。 人们有理由担心,特朗普可能会让美国退出该公约,进一步削弱人们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破坏本已脆弱的共识和基础,使全球气候治理陷入更大的信任、资金和治理赤字。
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景变得更加暗淡。
其次,特朗普将继续推动美国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这意味着美国的清洁能源发展仍将缓慢。未来四年,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将大幅放松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监管。可能的放宽方向包括降低对运营中的煤电厂的排放要求,延长关闭煤电厂的时限,以及放宽对新建煤电厂配备碳捕集设备的要求。特朗普的能源和气候政策并不强调绿色低碳转型,而是强调美国廉价能源的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将阻碍《通货膨胀削减法》的顺利实施。特朗普极有可能利用总统行政命令来限制该法的效力,从而实现其暂停或推迟实施某些部分的意图。鉴于该法是上届政府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特朗普的决定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坏消息。
鉴于这些严峻的现实,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多年来一直在讨论如何减排,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远未达到峰值,仍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全球气温也在显著上升。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关系到每一个关心人类未来的人。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至1900年期间高出1.5℃,这表明工业化导致的气温上升速度比气候科学家预测的要快。
第三,国际社会将很快面临未来碳预算的枯竭。根据全球碳预算的最新数据,无论是将工业化以来的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 1.5°C 以下,还是控制在 2°C 以下,未来的碳预算都将是有限的,并将很快耗尽。未来,全球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齐心协力应对气候挑战,确保气温升幅保持在 2°C 以下。
第四,中欧是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主力军,中欧对这一转型的支持依然强大而持久。考虑到碳预算、排放、气温上升和气候危机,特朗普的连任意味着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是一支不可靠的力量,因此中欧之间的合作是绝对重要和必要的。
针对2024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欧盟委员会强调,欧盟有非常明确和强有力的气候政策和目标,并已采取重大立法行动和其他政策,以确保实现其2050年气候目标。在这方面,中国也坚定地致力于在 2060 年之前实现双碳目标,将有很多机会与欧盟合作并制定联合举措。
首先,中欧在清洁技术开发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正如英国气候委员会前主席阿代尔-特纳在2024年底访华时所说:鉴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中欧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欧洲应欢迎中国开发清洁技术并降低其成本所带来的低碳效益,并欢迎中国企业在欧洲进行清洁技术投资。中国、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应寻求国际贸易解决方案,从而在彼此关系中实现共赢。
其次,在欧盟准备实施碳补偿机制(CBAM)之际,中欧在高碳产业 "绿色化 "方面的合作尤为关键。如果中欧企业能在相关产业链和高碳领域,特别是双方关系密切的行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信息披露、碳核算、制定转型计划等方面加强合作,将使双方受益。
中欧气候合作最终可以让第三方参与进来,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积极力量,为应对气候危机发挥更大作用。例如,中欧在制定可持续金融标准方面就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目前有一些联合分类目录,今后这种合作可以扩展到多边领域,促进该领域的交流、合作和联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