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总理的选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在经历了动荡的一天后,基民盟主席、保守派基民盟/基社盟联盟领导人弗里德里希-梅尔兹最终当选总理,但只是在第二轮投票中当选。这一结果反映了二月份德国大选后紧张的政治局势和艰难的联盟谈判。
联邦议院的投票于上午开始,当时默茨未能在第一轮投票中赢得必要的多数票。成功需要 316 票,但默尔茨只获得了 310 张赞成票,307 名议员投了反对票,3 人弃权,1 票无效。
这一结果在德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尽管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联盟共拥有 328 名国会议员,但在第一轮选举中,总理候选人未能赢得多数票,这在战后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次失败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反对党,尤其是 AfD(非民主党)立即趁机发难--该党主席爱丽丝-魏德尔(Alice Weidel)称这一结果证明了联盟的软弱性,并呼吁提前举行选举。
在上午的挫败之后,各派休息了一会儿,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起初,人们猜测第二轮投票将推迟到周五,因为默茨的团队担心再次失败会使国家陷入更深的政治危机。但最终,包括基民盟/基社盟、社民党、绿党和左翼党在内的议会各党派达成了在同一天举行第二轮投票的协议。
第二轮投票为梅尔兹带来了预期的成功。他获得了 325 票,比第一轮多 15 票,比绝对多数所需的票数多 9 票。反对票为 289 票,1 票弃权,3 票无效。投票再次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因此很难分析谁最终支持了默茨。
当选后,默茨立即拜会了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总统,后者正式任命他为联邦共和国第十任总理。随后,卸任总理奥拉夫-肖尔茨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并象征性地将 "总理钥匙 "交给了默茨。
然而,默茨戏剧性的上任之路仍不乏初期挫折。默茨因强调欧洲战略自治、加强国防能力和经济自由化而闻名,但他上任之际却面临着重大挑战:德国经济停滞不前、乌克兰战事不断、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关税威胁贸易、非民主党的影响力不断加强。由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组成大联盟的默茨政府必须尽快找到共同点,以防止政局进一步动荡。
gnews.cz - 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