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和波兰举行了总统选举,这可能会对这两个国家和欧盟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罗马尼亚在第二轮重复选举中作出决定,波兰则开始第一轮选举。选举反映了亲欧方向与日益增长的民粹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涉及国家认同、安全和外国影响等问题。
在罗马尼亚,选民将在民族主义 AUR 党领导人乔治-西米昂(George Simion,第一轮投票中获得 40.96 %)和布加勒斯特市长尼古索尔-丹(Nicușor Dan,第一轮投票中获得 20.99 %)之间做出选择。 西米昂正在推行欧洲怀疑论政策,拒绝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批评 "布鲁塞尔独裁",从而吸引了对腐败和政府不满的选民。相比之下,丹主张亲欧价值观、融入北约和欧盟以及反腐败改革,这为他赢得了城市和侨民的支持。
民调显示双方实力相当:5 月 17 日 X 上的帖子显示丹领先(52 % 对 48 %),但西米昂在第一轮选举前就占上风(根据 Curs 的数据,54 % 对 46 %)。 侨民创纪录的投票率在第一轮选举中给丹带来了 25.45 % 的选票,而西米昂只有 6.74 % 的选票,这可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担心俄罗斯的干预,这次选举受到了严格的审查,这也导致了 2024 年最初的选举结果被取消。
波兰选民在第一轮选举中决定安杰伊-杜达的继任者。主要候选人是公民联盟(KO)的拉法乌-特尔扎斯科夫斯基(Rafał Trzaskowski)和法律与公正党(PiS)的卡洛尔-纳夫罗基(Karol Nawrocki)。特尔扎斯科夫斯基曾任华沙市长,提倡亲欧政策、自由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权利,得到了唐纳德-图斯克总理的支持。纳夫罗基强调基督教传统和国家主权,反对欧盟移民协议或放开堕胎法。
民调显示,特扎斯科夫斯基的 % 超过 40(IBRiS),纳夫罗基的 % 约为 30。如果他们晋级第二轮(6 月 1 日),竞争可能会很激烈。受罗马尼亚事件的启发,波兰当局正在监控外国干预的风险。
选举结果将影响两国在欧盟和北约中的地位。西米昂的胜利可能会使罗马尼亚更接近孤立主义,而特尔扎斯科夫斯基则会加强波兰的亲欧路线。
gnews.cz - 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