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极右翼政治家乔治-西米昂(George Simion)在罗马尼亚总统改选的第一轮选举中获胜。根据官方公布的计票结果,他赢得了 40.96% 选民的支持,大幅领先于其他候选人。决定新总统人选的第二轮选举将于 5 月 18 日举行。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现任市长、独立候选人尼古索尔-丹以 20.99% 的得票率位居第二。第三名是亲欧洲少数派政府的候选人克林-安东内斯库(Crin Antonescu),得票率为 20.07%。据路透社报道,他已经认输,很可能在第二轮选举中成为动员选民反对西米昂的关键人物。
投票率为 53.2%,相当于 950 多万公民参加了投票。散居国外的罗马尼亚人数量众多,有近 100 万选民参加了投票,这也是投票率高的原因之一。在竞选期间,民族主义和疑欧主义的罗马尼亚人统一联盟(AUR)党领导人乔治-西米昂(George Simion)公开反对欧盟和北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他强烈批评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提倡民族主义价值观,强调传统家庭、民族身份和基督教根源。他经常引用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 MAGA 运动的灵感。
重选是在罗马尼亚宪法法院宣布去年 12 月的原始投票结果无效后举行的。这是因为怀疑有外国势力干预选举,特别是俄罗斯。当时,亲俄罗斯的候选人卡林-乔治斯库(Calin Georgescu)获胜,但被排除在本次选举之外。Georgescu 后来称新的投票是被操纵的。
乔治-西米昂在第一轮选举中获胜引起了欧洲外交官和罗马尼亚自由派政治家的担忧。政治分析家认为,他可能当选总统可能意味着罗马尼亚与西方盟国关系的恶化、外国投资的减少以及民主机构在该国影响力的削弱。尼古索尔-丹将在第二轮选举中代表社会中温和亲欧的部分。分析人士警告说,如果他能团结亲西方势力的支持者和激进右翼的反对者,他可能会有成功的机会。然而,关键在于克林-安东内斯库的选民和在第一轮选举中没有投票的选民如何表现。
因此,罗马尼亚正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未来愿景之间的决定性冲突--民族主义孤立与继续融入欧洲。
gnews.cz - GH